在这期特别版的《TechTalk》中,我们采访了MD ELEKTRONIK公司的电子部高级经理Rudolf Engl和项目经理Johann Geier。我们讨论多功能汽车插接系统C-KLIC的发展历程,以及该系统如何领先于它所处的时代……
挑战:USB-C技术:从消费电子领域到汽车领域
2014年,我们收到了一家大型主机厂(OEM)关于其多媒体接口连接的招标,要求电力传输和数据传输尽可能少占用安装空间。那时USB-C或USB 3.1版本刚刚由USB开发者论坛(USB-IF)推出。这个新标准似乎是满足客户要求的解决方案。C-KLIC的想法由此而诞生。然而对于客户而言,C-KLIC多功能的设计理念显得有些超前,因此在2014年,客户决定不选择我们。
如今,C-KLIC恰好满足当前应用场景的需求:最小空间需求下的多功能性和高性能数据传输。“当时,一个标准USB 2.0连接加上电力传输就已经足够满足我们客户的需求了,”Rudolf Engl 回忆道。他从一开始就参与了C-KLIC的开发,“但我们在内部早已着手研究如何利用新的USB 3.1规范中改进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增强的能量传输能力,以满足汽车领域的需求。”
因此需要将这种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调整为汽车工业的通用标准:机械强度高、插拔安全、接触区域封闭以及其他特定功能。
“USCAR30已经定义了含有两条数据电缆(D+和D-)以及两条供电电缆(V_Bus和Ground)的四针USB解决方案。但在2010年代,主要目标是将手机连接到汽车上并播放音乐。”Johann Geier回忆道。然而我们的开发并未止步,而是更进一步:“我们的目标:使USB-C适用于汽车领域。”
创新:在汽车中实现USB-C的全部性能
我们希望实现一种未来可用的高速连接技术——但不仅如此——我们希望使USB-C的全部功能都可以用于汽车领域,并能够以更少的、特别紧凑的电缆和插拔连接器提供更好的性能。
“当时我们本可以提供成熟的技术,如MQS+HSD插拔连接器。但这无法满足减少空间需求的要求,并会导致成本上升,”Engl如此说,“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解决方案。”
车辆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往往需要越来越多的电缆,我们希望摆脱这种束缚,转向一种紧凑的解决方案,以适应未来技术趋势和发展需求,并在长期内节省成本。自从这个想法首次提出以来,迈恩德一直在为此而努力。

我们的道路:展望未来,持续发展
尽管我们最初的做法对于德国汽车市场来说还为时过早,但我们过去和现在都看到了C-KLIC作为多功能应用的市场前景。特别是在亚洲市场,对车载多媒体和高速应用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。“我们坚信,通过C-KLIC,我们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完全满足未来使用场景要求的系统,尤其是在向自主驾驶和新型车载网络架构发展的过程中。”(Johann Geier)
因此我们推进了C-KLIC开发,直至批量生产成熟阶段。我们成功地让源自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适应汽车行业的各项标准,例如LV214,并将其整合到相应的测试和生产流程中。
“时至今日,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:超过10 Gbit/s的高速数据传输和最高100 W的充电功率已成为现实应用案例,而C-KLIC为此提供了最佳技术。”
Rudolf Engl
功能全面:插头的所有24个针脚均可专门使用
品质与德国工程技术相结合。正是基于这一诉求,另一个有用的副产品得以发展,该副产品恰好契合了当前快速技术发展的脉搏:
在汽车领域强制实行的C-KLIC插接连接器系统的编码和设计不仅确保了插接操作正确执行,还确保了与消费电子领域不同,所有24个针脚均可专门使用。此外,这使得超过10 Gbit/s的高速数据传输成为可能,可以使用4个并行的高频差分数据对,或者节省最多5条电缆。
“诸如在汽车中使用32英寸8K屏幕或VR眼镜等许多应用程序在2014年还只是未来的梦想。但如今这些信息娱乐应用已经进入首批量产车型,我们能够通过C-KLIC提供特别有效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。”
Rudolf Engl


您对这个主题有疑问或者想了解更多信息吗?现在联系迈恩德,以了解关于我们产品的更多信息!
联系方式